• 

      梅河大米

      2019-12-4 10:15| 发布者: zhenghao| 查看: 1561| 评论: 0|来自: 中国地理标志网

      摘要: 梅河口市坐落在人杰地灵、物产富饶的长白山脚下。梅河口市水稻种植在长期不断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稻经验,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水稻栽培模式。梅河大米以其米饭特有的香、粘、滑、软而深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梅河产秋田小町米独有的冷饭不回生而更受消费者喜爱。
      梅河大米

        吉林省梅河口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梅河口市坐落在人杰地灵、物产富饶的长白山脚下。据《梅河口市志》记载“水稻种植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倒木沟有一孙姓朝鲜族农民,利用山间溪水开荒种水田。新开荒地土肥、地不荒,不纳地租,一年一弃一耕。虽不断有人种植,但发展很慢。1918年4月17日,奉天省发布命令,提倡种植水稻,当时海龙县(梅河口市原名为海龙县)农会会长王昌年,编著《水稻利益浅说》劝种。此后,种水稻地区由倒木沟、四马沟发展到十四处。由于这里水源、土质条件好,柳河县三源浦不少农民逐渐向海龙各地转居,使水稻的种植由山区发展到平原。1922年,朝鲜族农民郑永宽等60户集资在一统河上修筑拦河坝引水灌溉,使水稻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国时期,1930年统计,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910公顷,至1949年,水田种植面积为4,016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1956年开始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1985年发展到3,5000公顷,到2005年水田面积达到40,000公顷。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呈逐年发展趋势。民国时期1930年是122公斤,东北沦陷时期(1938~1943)是145公斤,1949年是166公斤,1985年水稻平均亩产达454公斤,到2005年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

        梅河口市水稻种植在长期不断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稻经验,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水稻栽培模式。先后发明了“草绳种稻”、“三早栽培” 、“旱育苗”和“双稀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水稻栽培在我国北方稻作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外水稻专家多次前来参观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来,我市又先后被省和国家确定为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由我市制作的《北方地区绿色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科教片,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核批准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绿优水稻的标准化栽培模式加以推广,并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多次播出。

        梅河大米因出产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栽培和加技术,品质优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畅销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1990年被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食品,1999年“梅河牌”、“梅雪牌”梅河大米,均获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并多次在省和国家农博会上获奖。2002年以来,通过实施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选用优质水稻品种,实行标准化栽培,采用先进的加工、包装设备,实行精加工和精包装,进一步提高了梅河大米的档次水平,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产品不仅在国内十分畅销,而且出口到日本、南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申请保护产品的品质特征

      1、理化指标:

        直链淀粉含量15%~18%;

        胶稠度≥72mm;

        垩白粒率≤12%;

        垩白度≤2.0%;

        蛋白质含量≥5%;

        碱消值6~7级。

      2、感官特性

        梅河大米以其米饭特有的香、粘、滑、软而深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梅河产秋田小町米独有的冷饭不回生而更受消费者喜爱。梅河大米米粒呈半透明、有光泽,垩白较小,外形呈短圆或椭圆形,长度:4.50mm~5.5mm,长宽比: 1.6~1.8。

      三、产品的品质特征与生产地域的关系

      (一)与生产地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1、产地土壤条件

        梅河口市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境内的辉发河、一统河、大沙河、亮子河四大流域。土壤类型主要为白浆土,PH值6.35~6.70,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土质肥沃。全氮含量0.12%~0.22%,全磷含量0.07%~0.20%,全钾含量1.4%~2.5%,有机质含量1.28%~3.42%,还含有作物生长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保证了水稻生长的各种养分需求。

      2、产地气候条件

        梅河口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日照时数2 556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 159小时,无霜期137天~145天,年平均气温5.4℃,5~9月份作物生长季节≥10℃有效积温2 960℃,年平均降水量708毫米,5~9月份降水量550.1毫米。7~8月份高温多雨,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生长。 8月~9月中旬水稻出穗至成熟期平均气温19.1℃,昼夜温差达11.3 ℃,有利于水稻干物质的积累。

      3、水资源状况

        梅河口市境内大小河流40余条,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05亿立方米。其中地上水4.15亿立方米,地下水1.9亿立方米,重复量0.25亿立方米,外县流入本市多年平均客水量4.56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条件,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

      4、农业生态环境状况

        梅河口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环境研究与评价中心检测评定: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355~0.424,明显小于评价指数0.7,属于清洁级;灌溉用水综合污染指数为0.247~0.389,均小于0.50,属清洁级;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0.505~0.553,均小于0.6,分级为清洁;结论是“属于AA级绿色食品的农业环境质量”,为发展绿色水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与产地人文因素之间的关系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水稻主产区,同时也是国家级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现辖24个乡镇街,304个行政村,人口62万,现有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水田60万亩,年产水稻30万吨,大米20余万吨。

        为了发展梅河大米产业,梅河口市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修建了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两座,小Ι型水库25座,小Ⅱ型水库113座,塘坝4500座,各类水利设施5115项,水利工程设施配套齐全。地处梅河口市上游,群山环抱中的磨盘湖水库,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最大库容3亿立方米,承担灌溉全市50%以上的水田面积。同时,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在农业生产上提倡增施农肥、少施化肥、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加大投入力度,严格控制企业排放标准,对可能造成污染的新上项目坚决不予批准。另外,积极推广水稻生产先进技术措施,先后实施了水稻优质米开发,绿优米工程,水稻标准化栽培,培育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制定了《绿优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开展了国家级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水稻集约经营示范区建设,同时成立了梅河大米行业协会,组建了梅河大米集团,为做大做强梅河大米产业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梅河口市水稻生产无论是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还是水资源条件都得天独厚,梅河大米的品质十分优越。2003年3月,日本木德株式会社桶川工厂品质管理室,以梅河产秋田小町米作为对照与中国天津宁河地区小站米、天津小站地区小站米、中国上海米、中国产富士光米、美国产秋田小町米、日本产秋田小町米,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和食味感官(外观、香气、味道、粘度、硬度)比较测试,测试结果梅河产秋天小町米位居第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长白山五味子下一篇:长白山淫羊藿
      

      光粒子网站|国仁书画|三农吉讯网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9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431-88600333 邮箱jlrbzbb@126.com
      filter: grayscale()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GMT+8, 2024-12-24 10:23 , Processed in 0.034651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